开国功臣34个,最后仅仅剩下四人,剩下的四人是谁呢?他们为什么留了下来呢?
第一信国公汤和。汤和也就是我们开头说的朱元璋儿时的伙伴,对于朱元璋有恩的那个人。洪武二十一年,已经发生了胡惟庸案、空印案以及郭桓案。此时汤和率领军队,年纪也已经不小。
但是朱元璋并不想让自己身边亲近的这些人统领军队,但是也并没有表明态度,没有采取公开的措施。但是汤和是非常了解朱元璋的,所以就找了个机会对朱元璋说,想要回故乡。当然朱元璋也顺着汤和的路子往下走了,解除了汤和的兵权。后来汤和带着自己的妻儿与朱元璋辞行,所以汤和的晚年也是享尽了荣华富贵的。他的几个儿子也都在各地当了不小的官职。后来在洪武二十七年,就是公元1395年因病去世。汤和的经历说明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,只要老老实实、安分守己,那么朱元璋是不会找他麻烦了。当然汤和最后可以善终的原因也是因为他是朱元璋儿时的伙伴,又有恩于朱元璋。
第二西平侯沐英。西平侯沐英是朱元璋的义子。因为沐英的功劳很高,而且能力卓越,懂得知恩图报,并且为朱元璋立了不少大功。其实沐英与蓝玉都是朱元璋留给太子的人选。当时太子是朱标,但是朱标英年早逝,所以这也导致了沐英和蓝玉有了不同的结局。沐英在知道太子朱标去世的消息以后,非常伤心,随之而去,后来在云南任所病逝。朱元璋在得知沐英去世的消息之后,追封其为黔宁王,所以沐英的子孙也世代镇守云南。但是蓝玉在洪武二十六年被告谋反,蓝玉下狱被处死,并灭三族。
后来据统计,在蓝玉案中被杀的人达到了一万五千余人,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。这15000人中,不仅有将校而且有中低级官吏。所以蓝玉案是朱元璋对于功臣的大开杀戒,也是朱元璋对于明朝军队中个人实力的一次大清洗,这是朱元璋加强君主集权的一个行为。
第三长兴侯耿炳文。耿炳文也是屡立战功的。明太祖朱元璋在排列功臣时将耿炳文和徐达都列为了一等,而且在蓝玉案发生之后没有殃及到耿炳文。在洪武三十年,耿炳文还担任了征西将军,所以耿炳文在朱元璋的朝代,活得是很滋润的,是幸免的。但是朱棣即位以后,耿炳文遭到了弹劾,最后导致畏罪自杀。
第四武定侯郭英。郭英在一生中参与了将近500多次的战争,身上也是有多处瘀伤的。郭英以及他的兄弟郭兴都为朱元璋立下了很大的功劳,而且对于朱元璋也是忠心耿耿的。除此之外郭英的妹妹也是朱元璋的妃子。
在洪武三十年的时候,郭英被任命为耿炳文的副将军,守备陕西。但是在回京以后郭英遭到了弹劾,最终得到了赦免,在朱元璋的朝代中并没有死。也是在朱棣登基称帝以后,郭英被罢官,于1403年死在了家中,享年67岁。但是郭英的孙子,在明仁宗时,袭封了第二代武定侯。
其实朱元璋在洪武年间进行了很多大规模的清洗运动。被杀的人高达数万,加上发配者更是不计其数。朱元璋杀害功臣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,以蓝玉胡惟庸案来看,两人一直都在挑战朱元璋的忍耐,才最后导致被杀,所以是非常正常的事情。但是在两个案件中被杀的人达到了数万人,这也间接反映出了封建王朝株连制度的残酷性。当然大量武将被杀,使得朝廷无人可用,也为朱棣夺位埋下了伏笔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